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7篇
  免费   1354篇
  国内免费   1621篇
测绘学   988篇
大气科学   1071篇
地球物理   1096篇
地质学   2837篇
海洋学   1161篇
天文学   164篇
综合类   531篇
自然地理   73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368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352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437篇
  2012年   469篇
  2011年   459篇
  2010年   499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何敏  熊先才  李晓俊  赵龙 《测绘通报》2021,(2):93-97,107
针对丘陵山区大比例尺测图应用的需求,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倾斜摄影的技术方法获取高精度的影像模型。首先通过分析航线布设方法、控制点布设采集要点、空三数据处理关键点等,获取满足丘陵山区大比例尺测图应用的数据模型,基于数据模型获取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然后通过与实地测量数据进行精度对比分析获取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倾斜摄影技术不但能满足丘陵山区1:1000大比例尺测图的精度要求,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2.
针对传统地籍测量方法受天气影响大、效率低下等问题,探讨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地籍测量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无人机获取倾斜影像,然后运用建模软件构建实景三维模型,最后利用三维测图软件在三维模型上进行数据采集.在提高模型精度方面,描述了三种不同的影像空三加密方法.以安徽省阜阳市某村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地籍测量中的可行性,及再空三法能够提高模型的精度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3.
李敏  刁常宇  葛云飞  裘霖山  李丽 《遥感学报》2021,25(12):2351-236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石窟寺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文章从石窟寺文物数字化采集、保护和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重点分析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中三维信息获取、三维重建评价以及三维打印等相关前沿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并针对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和利用工程实践中的难点,给出采用激光脉冲三维采集细部结合多视图重建采集整体形状的三维重建结合三维打印的解决方案。同时,针对摄影测量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整体形状偏差,采用脉冲式激光三维扫描仪在石窟中进行整体扫描来建立石窟三维形状的框架,以对多视图重建计算中的空间解算误差进行约束。其中,提出了基于关键参数一致化的分布式集中约束调整方法,在保障精确度的同时得到更好的计算效率。然后通过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字化保护和利用的经典案例,具体分析工程实践中的难点,并探讨以上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综合考虑成本与效果等多种因素,该方案是当前技术条件下性价比相对较高,同时可以兼顾色彩与质感原真再现的解决思路。最后对未来趋势进行展望并给出相关技术和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04.
针对现有的CRTSⅢ型轨道板检测方法效率低下、设备组装复杂、部分还需人工操作等不足,基于三维点云数据实现了轨道板外形尺寸的高精度快速检测。利用轨道板标准三维模型建立相关检测特征,在完成轨道板三维点云数据相关预处理后,将点云数据精确配准至标准三维模型,利用模型上已建立的特征拟合计算轨道板表面点云数据的检测特征,获得轨道板各检测指标的测量值;计算测量值与标准三维模型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轨道板外形尺寸的快速检测。实验表明,与常规的检测手段相比,该方法具有检测精度高、速度快、检测结果稳定可靠、检测项目齐全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地铁变形监测将成为一种重要手段.它克服了传统的点式监测技术以点带面的缺陷,有无须接触被测物体、自动化程度高、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成果应用范围广(可与BIM、GIS等结合)、信息丰富(空间信息、灰度信息和真彩色纹理信息)等优点.本文结合昆明地铁羊肠村站至司家营站这一区间变形监测的实际项目,进行了断面分析、面对比分析、轨距测量分析、椭圆度分析、错台检测分析、渗水分析、裂缝分析、掉块分析、净空侵界分析等,通过和传统的全站仪、水准仪等方式比较,验证了三维激光扫描新技术可满足地铁变形监测要求,同时研发了一套针对地铁三维激光扫描新技术的软件系统,实现了地铁成果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6.
利用DMSP/OLP和NPP/VIIRS夜光遥感影像对海口近30年城市空间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口城市化扩展速度在2008—2012年处于高峰期,扩展方向驱动力为西海岸、江东片区,当前多为内涵式填充发展.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分析,发现固定资产投资额为促使建成区扩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该研究对海南省的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目前,已有地图综合系统使用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深度参与,耗时耗力、自动化程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探讨了图层级批量综合功能的研制。以1∶5万居民地图层数据的综合处理为例,分别从建筑物目标的剖分、特征参量定义与计算、综合操作决策与实施、综合控制规则建立与表达4个方面进行分析,尝试构建"特征诊断→行为决策→操作执行"的完整技术链条。结合样例数据对提出的技术设想进行可行性验证,并对后续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8.
东濮凹陷南部沙三中段构造调节带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濮凹陷是一个由其东部的兰聊断层拉伸活动造成的新生代伸展断陷盆地。构造调节带是东濮凹陷南部发育的主要变换构造类型。根据断层的组合特点与断距变化,归纳出4种倾向类型、3类叠覆类型,并根据其组合关系细分出11种构造调节带类型,且在东濮凹陷南部识别出其中的8种类型。东濮凹陷南部的构造调节带对沉积体系的发育有控制作用:西部斜坡带发育的同向调节带可作为物源通道,发育大面积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兰聊断裂带下降盘中的断鼻调节带也可作为物源出口,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中央隆起带中的背向调节带起分隔次级汇水盆地的作用。东濮凹陷南部的调节带形成机制与兰聊断裂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有关,兰聊断裂的断面形态、活动差异及走滑运动分量是调节带形成的主控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9.
在勘查数据处理异常分离方面,针对多项式最小二乘拟合构造的趋势面存在拟合度无法调整以及会出现失真情况的不足,提出了基于静态小波变换的趋势面构造方法。经过小波变换得到的近似系数表征信号的趋势,不同尺度的近似系数代表不同尺度下的趋势,静态小波变换后的近似系数和细节系数没有进行下采样,近似系数和细节系数仍然和原信号的长度相同。这种方法能根据需要构造出不同拟合度的趋势面且失真度很低。  相似文献   
110.
Carbon isotope (δ13Corg) analyses of non-marine clastic rocks and neritic carbonates and black shales spanning the Silurian/Devonian transition are compared from two richly fossiliferous sequences in Qujing of East Yunnan and Zoige of Sichuan, South China. The two sections, Xishancun and Putonggou sections in South China, reveal positive δ13Corg shifts happening in the Upper Pridoli and Lower Devonian and reaching peak values as heavy as ?25.2‰ (Xishancun) and ?19.9‰ (Putonggou) in the lowermost Lochkovian following the first occurrence of the thelodont Parathelodus and the conodont Icriodus woschmidti woschmidti (only in Putonggou Section and together with Protathyris-Lanceomyonia brachiopod fauna). These results replicate a globally known positive shift in δ13Corg from the uppermost Silurian to the lowermost Devonian. The δ13Corg variations across the Silurian/Devonian Boundary (SDB) at the two sections in South China exhibit a shift in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similar to the detailed SDB curves from the borehole Klonk-1 drilled at top of the Klonk Global Standard Stratotype-Section and Point (GSSP) in the Prague Basin, Czech Republic. In addition, four microvertebrate assemblages, including the Liaojiaoshan, Xishancun, Yanglugou and Xiaputonggou assemblages, are recognized from the Silurian/Devonian transition exposed in the Xishancun and Putonggou section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from both carbon isotope stratigraphy and microvertebrate assemblage sequences suggest that the SDB in South China is located at the base of the Xishancun Formation (between sample QX-20 and sample QX-21) in the Xishancun Section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Xiaputonggou Formation (between sample ZP-09 and sample ZP-10) in the Putonggou Section. The isotopic trend for organic carbon together with the changes of microvertebrate remains across the SDB can offer an approach to a potential correlation of the SDB from different sedimentary facies, which help to correlate the marine with non-marine depos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